昨天晚上 看了三立播的 敗犬女王
之前一直很喜歡不過沒有準時看 偶爾轉到會看ㄧ下
這集看起來好像是快要殺青了
雖然我不是年過30的女人 不過~ 我卻突然有感而發...
也許是 摩羯座的 " 大女人主義 " 在作祟
為什麼 無能已婚的女人叫 " 勝犬 " 而 有能力的未婚女人 叫 " 敗犬 "
上網搜尋了一下 " 敗犬 " 看到 一位 女王 她也在為這個 事情有些不開心
I am Queen - 敗犬的遠吠?
... 作者酒井順子指出三十歲以上的單身未婚都會型女性,所謂的「敗犬」擁有以下幾個特徵: ... 拖著一身套裝高跟鞋與沈重無比的Notebook,
疲累的走到書架旁看到這本書的封面寫著『美麗又能幹的女人過了適婚年齡還單身,就是一隻敗犬』,我差點想拿刀砍人。 ...
累了一天 進去書店迎頭給我的卻是標題『美麗又能幹的女人過了適婚年齡還單身,就是一隻敗犬』
如果我跟這位女王一樣 或許我不是想燒書 是想燒了書店吧!
敗犬的定義:
2004年,日本女作家酒井順子的隨筆集《敗犬在遠方嚎叫》在日本引發討論熱潮,
狂銷近百萬冊,「敗犬」一詞甚至還被票選為當年度的流行語之一。
敗犬まけいぬ 【負け犬】唸作 ma ke i nu,原意 是比喻人輸得極慘的難聽字彙,
在現在用語中說得白話點,就是喪家之犬的意思。這裡所謂的「敗犬」,
指的就是--年過三十歲、單身未婚又沒小孩的熟女。
敗犬」分兩種,「真性敗犬」「假性敗犬」;
真的「敗犬」,就是真的未婚無子也沒有男人可以排遣寂寞。
假的「敗犬」,是有相配的男人,要不要結婚操在自己手裡。
真是~好一個喪家之犬
引言
這兩年來,「敗犬」效應在日本社會持續發酵中。
現年三十八歲的酒井順子本身就是一位瀟灑的「敗犬」。
她曾任職於日本的大型廣告公司,對社會趨勢的掌握很有一套。
她表示自己寫這本書的目的並非存心想挑起爭論,
而是希望消弭社會上對於單身女性的一些誤解。 日本社會向來將女性的成功與否,取決於她是否能嫁給一個好老公,
沒有結婚的女性通常被認為是失敗者。酒井順子對這種社會偏見很有意見,
她認為「婚姻並不適合所有的女人」,有工作和獨立生活能力的現代日本女性並不期待、
也不需要為滿腦子舊觀念的日本大男人洗衣做飯一輩子。
我為這句話 拍拍手 『不需要為滿腦子舊觀念的日本大男人洗衣做飯一輩子。 』
依照酒井順子對於勝犬與敗犬的定義,結了婚的女性理應屬於獲勝的贏家,
但酒井順子卻自陳出版了這本書之後,出乎意料地收到許多已婚女性的來信──
她們認為自己為婚姻犧牲太多,不僅失去隨心所欲的自由,
且在婚姻中產生嚴重的挫敗感,壓根兒不覺得自己哪裡「獲勝」。
酒井順子剖析說,現代女性無論結婚與否,內心不為人知的痛苦和孤獨有複雜化的趨勢,
因此她強調,所謂的「勝利」並不等同於幸福,事實上,未婚但享受生活的女性亦大有人在。
酒井順子在書中提到,對敗犬來說,只要認輸,就會變得輕鬆。
一位年過四十的單身女老師便頗有感觸地說,當別人問起「家裡那位」時,要是回答「我還獨身」,
瞬間的冷空氣確實讓人感到沉重;但如果回答「我是敗犬」的話,反而容易打開話匣子,
有些已婚婦女反而會羨慕地說:「妳才沒有輸呢。妳瞧我,得和早已沒有戀愛感的老公朝夕相處……」
這種以婚姻決定女性的「人生勝負論」引發輿論的強烈迴響,
不少報紙和雜誌紛紛開闢專欄,展開思想上的論戰。
有評論者分析說:泡沫經濟崩潰以後,年輕女性成為專職主婦的願望十分強烈,
她們仍舊抱持著「希望不工作就能過得好」的價值觀。
認為「女性藉由自己的勞動達到經濟自主」的婦女解放論,
或許只是歐美輸入的洋思想,根本無法撼動日本根深蒂固的傳統價值。
學者指出,日本原來就是慣用勝負做分類的社會, 自願認輸而退一步其實是典型日本式的處世態度,
因此敗犬乃藉由自己的認輸,與勝犬達成和解。
以上的敗犬文
身為新時代的女性的我不禁高呼 敗犬萬歲 我支持敗犬!!!